BMB DECK 在施工阶段作为模板,完成阶段与钢筋混凝土结合形成复合板。纵向面板上均匀分布着许多横向凸起,增加了甲板面板的刚度和强度。
BMB DECK 的设计遵循 ANSI-C2017 标准以及 AISI S100 北美冷弯钢结构构件设计规范。
BMB 甲板面板应具有 50mm/75mm 深的主要肋,中心间距为 334mm/287mm。附加的小肋加强位于主要肋的中间。每个面板应提供 1000mm/870mm 的覆盖宽度和 0.75mm、0.95mm、1.15mm 的厚度。
尺寸 | H (mm) |
S (mm) |
W (mm) |
---|---|---|---|
B=1000 ; hr=50 | 50 | 334 | 166 |
B=870 ; hr=75 | 75 | 287 | 148 |
顶层混凝土板的水平和所需的板厚度以及特殊情况下的活荷载将由业主提供,以便设计结构。支撑板和板上荷载的结构包括单向甲板、横梁、主梁和柱。
板甲板的插图。
BMB DECK 分为两个阶段设计:第一种情况是在施工阶段,当钢筋混凝土未承载荷载时,甲板必须承载施工荷载以及钢筋混凝土和甲板自重。第二种情况是在完成的板上,这意味着钢筋混凝土参与承载活荷载以及板自重;因此,甲板和钢筋混凝土作为复合板一起工作。在第二种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必须设计为承载活荷载。
甲板厚度 | 涂层质量 | 惯性矩 | 截面模量 | 地板上的活荷载 | 板厚 | 横梁间的最大距离 |
---|---|---|---|---|---|---|
mm | g/m2 | Jx (cm4) | Sx (cm3) | (Kg/m2) | mm | m |
0.75 | Z120 | 46.57 | 1.82 | 500 | 120 | 2 |
0.95 | Z120 | 58.79 | 2.29 | 500 | 120 | 2.25 |
1.15 | Z120 | 70.93 | 2.77 | 1000 | 150 | 2.25 |
由于横向凸起均匀分布在纵向面板上,上层混凝土板因摩擦力而无法滑动。Stud用于增强甲板与上层混凝土板之间的粘合力和抗滑移能力,同时,Stud维持横梁和甲板板行为的复合梁组合。
Stud通过使用 Stud 弧焊机焊接到钢梁上。Stud和钢梁之间的连接区域将迅速熔化,机器将 Stud 压入该区域。此过程由称为 ferrule 的陶瓷弧护罩支持,护罩围绕连接部位,以包含熔化的金属并保护弧。
Stud 和 ferrule。
施工现场的实际甲板和 Stud。
甲板通过六角头螺丝固定在钢梁上。
连接件总是选择足够的螺纹以完全嵌入基础金属。对于 1/4" (6.35 mm) 基材钢的连接,自钻螺丝应该至少具有 1/4" (6.35 mm) 的螺纹。螺纹也与被固定材料接触虽然有帮助,但并非关键。连接件的头提供被固定材料的承载力,而螺纹提供基础材料中的夹紧力。
螺丝的插图。
螺丝标识 | 名义直径 (英寸) |
名义紧固件强度截面模量 | |||
---|---|---|---|---|---|
拉力, Pts 磅 (kN) |
剪切, Pss 磅 (kN) |
||||
#6-20 | 0.138 | 1000 | (4.45) | 890 | (3.96) |
#7-18 | 0.151 | 1000 | (4.45) | 890 | (3.96) |
#8-18 | 0.164 | 1000 | (4.45) | 1170 | (5.20) |
#10-12 | 0.190 | 2170 | (9.65) | 1645 | (7.32) |
#10-16 | 0.190 | 1370 | (6.09) | 1215 | (5.40) |
#10-18 | 0.190 | 1390 | (6.18) | 1645 | (7.32) |
#12-14 | 0.216 | 2325 | (10.34) | 1880 | (8.36) |
#12-24 | 0.216 | 3900 | (17.35) | 2285 | (10.16) |
¼ in. | 0.250 | 4580 | (20.37) | 2440 | (10.85) |
尺寸 | 最小扭矩强度 in-lb (Nm) |
|
---|---|---|
6-20 | 24 | (2.7) |
7-18 | 38 | (4.3) |
8-18 | 42 | (4.8) |
10-12 | 61 | (6.9) |
10-16 | 61 | (6.9) |
10-18 | 61 | (6.9) |
10-24 | 65 | (7.3) |
12-14 | 92 | (10.4) |
12-24 | 100 | (11.3) |
¼-14 | 150 | (17.0) |
¼-20 | 156 | (17.6) |